更多

首页

资讯

剁手党

氪新抢先看

帧玩家

图库

超神般存在!双GTX1080 ROG GX800水冷本2代首发评测

2017-02-23 17:23:29    来源:互联网    编辑:大力    

  水冷散热+风冷散热 带来极致散热体验

  该方面评测是所有游戏玩家,甚至是PC行业内部最为关心的方向。小编从水冷扩展坞和主机的连接情况,水冷散热的主要工作原理和笔记本实际散热情况三方面进行测试,从实际温度测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水冷散热的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对于单纯的风冷散热还是有很大的增强,尽管整机温度看起来并没有预期的低,但是ROG GX700VO毕竟搭载了i7-7820HK处理器和双GTX1080 8G显存显卡,发热情况可想而知。

  相比第一代水冷本GX700,玩家国度GX800标配的拉杆箱仅装载了水冷扩展坞,相比上一代能够同时装下水冷扩展坞和笔记本主机的拉杆箱而言,设计上显得有些笨重,因此该机外出只能同时携带GX800标配的电脑包和拉杆箱。

▲如果你想同时携带GX800笔记本主机和水冷扩展坞外出,场景一定是上面这样的。

▲水冷扩展坞

  相比第一代GX700,ROG GX800的水冷扩展坞并没有发生本质上变化,只有在笔记本电源设计上发生了改变,GX800采用了全新的电源外观,巨无霸式的电源带来了更高的输出电流——16.9A。水冷扩展坞外观保持了与主机一致的设计风格,大量不规则图案的设计、前方突出的“大舌头”以及背部独特的压杆式控制键,都看起来炫酷十足。

▲位于机身前方的接驳区

  位于机身前方的接驳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最外围的两个固定杆以及红色通信接口两侧的两个卡扣,作为主机与水冷扩展坞之间的固定之用。第二部分便是余下的三个接口,也是水冷散热发挥作用的关键,其中中央的红色接口主要承担笔记本设备与水冷扩展坞之间进行通信的任务,而位于其两侧的两个接口则分别用于输出以及回收制冷液。

  为了实现水冷扩展坞和笔记本主机的紧密连接,ROG GX800水冷扩展坞的后方以及前段顶部位置设置有两个专属控制键。当我们将主机正确放置于水冷扩展坞前方突出的部分,将其后方的压杆完全压下,则可以实现二者接口之间的顺利连接。当需要将ROG GX800与其水冷扩展坞断开时,则只需将位于水冷扩展坞前段顶部的按键按下即可。整个连接和断开的过程十分便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水冷散热原理:

  ROG GX800整体散热分为两部分,包括常规的铜管风冷散热和独特的水冷散热两部分,其中风冷散热从笔记本主机后侧左右两个出风口排风,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水冷散热原理:水冷扩展坞工作时,水冷液从储存罐中流出并且通过喷头进入到笔记本设备的水循环管路中,然后水冷扩展坞的另外一个喷嘴对流经笔记本内部水循环管路中的高温水冷液进行收集,此时经过大功率散热风扇进行降温后将返还至水冷液储存罐中,其吸入冷空气进一步降温后完成下一个工作循环。当然关于水冷扩展坞本身是否会发生水冷液泄露等问题,对于ROG玩家国度来说,这种情况显然是不会被允许的,也不会发生,玩家大可不必担心。

▲风冷散热出风口

▲Gaming Center设置中心,可为风扇增压,调节水冷扩展坞风扇和风冷散热风扇的转速。

▲风扇增压:正常使用自动模式即可

  实际温度测试:

  那么具体的散热情况究竟如何,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烤机测试来测试一下。我们利用AIDA64的系统稳定性测试环境,将显卡、硬盘、处理器等性能全部释放,CPU占有率为100%的时间持续30分钟以上,再利用热成像仪进行温度测试。

▲AIDA64系统稳定性测试,即拷机测试。

▲热成像仪温度测试

  我们可以看到,主机温度发热主要集中键盘面正上方和转轴处(即散热出风口)的位置,主要发热元件还是CPU和显卡。温度表现十分优秀,最高温度仅为40.2摄氏度,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散热最好的游戏本,这也是对其水冷散热的肯定。测试过程中,我们将手掌放在笔记本主机左右两侧后方、以及水冷扩展坞的正上方,可以清楚感受到很的大气流,尤其水冷扩展坞上方的气流相对更大一些。

相关资讯